“高标准、小成本、大容量” 杭电版“科研安”科研监督系统初印象

发布者:纪检监察发布时间:2021-12-27浏览次数:1858

这条红色预警的具体情况是什么?”“从目前看,这个项目的酬金发放是存在异常的,因为他给一名70周岁以上人员发放了劳务,具体情况还要去核实。12月22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安科研监督系统专班会议暨上线仪式上,研发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蒋老师在回答某部门负责人提问时说道。至此,一款以高标准、小成本、大容量为主要特征,完全由学校自主研发的科研经费监管系统——杭电版科研安正式上线。



高站位带动高标准  依托双组长制督战研发

作为科研安监督系统建设4所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结合数字化改革的形势,一以贯之、主动担当,建立纪委书记、主管科研副校长双组长调动机制,严格贯彻省纪委关于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的相关要求,召开协调会议10余次,层层分解落实研发责任,通过打造一图一舱三预警应用场景,实现了近三年在研项目全覆盖上线、全流程展示、全时段监控,最终把一块试验田耕种成了样板田

密协作推动强归集  依靠职能部门联合研发

在整个研发期间,纪检监察室组建了包括信息技术中心、计财处、科技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在内的建设专班,每周定期召开专班例会,及时解决研发中的难点、堵点;计财处、科研处则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时推送科研管理数据和科研经费收支财务数据,建设高度归集的大数据仓信息技术中心、研发团队则通过数据的反复切片,验证逻辑关系的真实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谁受理、谁反馈的原则,搭建了智慧高效、全程闭环、可控可溯的监督系统。经初步运行检测,系统预警处置流转全程可控,蓝、黄预警由主体责任单位核实处理,红色预警则转至纪检监察室进一步核实或作为日常监督掌握,所有处置结果均可反馈至科研安

小成本撬动大容量  依靠学科优势自主研发

博士生导师领衔,研究生合力攻关自主研发是杭电版科研安的最大亮点。从克服财务、科研数据孤岛问题到建成标准统一的大数据仓,从8个预警模块的有效嵌入到 蓝、黄、红三色码的成功亮出,研发过程中只投入了不到2万元研发经费,完全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典范。杭电版科研安不仅在效果上不亚于任何一款商业化运营的系统,而且在科研数据安全方面更胜一筹。

目前,科研安已实现对近三年2352项科研项目、近10亿元科研经费、8613人次科研团队的立项申报、经费使用情况实施了实时监控,蓝、黄、红三色预警辨识度高,让数字“开口说话”已经不是构想,全员、全量、全过程、全要素监督模式的研发目标已经初步达成。

     


Copyrigh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号大街1158号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5055